水平衡测试

定义

企业(单位)水平衡:即以企业(单位)为考察对象的水量平衡,根据水量平衡原理,任何用水企业中,输入的所有水量,等于输出的所有水量。《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 12452-2008)提出:对用水单元和用水系统的水量进行系统的测试、统计、分析得出水量平衡关系的过程。

  • 主要目的及用途

梳理和完善企业(单位)内部各用水点用水计量,摸清企业(单位)基本用水实际情况,加强企业用水科学管理、合理用水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依据水量平衡关系,分析用水合理性,找出不合理用水单元,采取相应整改措施,挖掘节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甚至在节水型社会创建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创建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示范企业的基础。

  • 测试依据

  1.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2.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3. 《上海市水平衡测试管理规定》(沪水务〔2014〕209号)
  4. 《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建城〔1997〕45号)
  5. 《关于本市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6〕 15号文)
  6. 《上海市水资源管理若干规定》
  7. 《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第69号令
  8.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24789-2009)
  • 测试工作内容及流程

(一)准备阶段:

通过资料收集等详细了解和调查单位各部门(单位)及设备、管网等用水情况;提出装表方案和整改方案并进行装表及整改工作。按标准对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不包括给水管网的查漏、堵漏工作);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准备阶段工作十分重要,它是测试工作成效的关键。

1、组建水平衡测试小组

2、查清用水单位现状

深入现场开展全面调查,了解企业(单位)情况、规模及其特点;同时进入企业(单位)内部询问并记录其用水情况等;调查了解企业(单位)用水过程、环节、人数、特点、类别和用水现状;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核实历年用水台账和生活用水资料数据;调查水源情况,查清水源的相应技术数据以及取自水源的水量、水压、水质、水温和水的主要用途;查摸用水设备、节水设备和辅助用水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将各类单台设备登记列表,写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水的用途、来源和去向;调查生活用水情况及其特点,了解节水型卫生器具推广现状,并对生活用水设备和器具一一统计造册;查摸了解企业(单位)各类用水环节和设备的基础情况,并宣传贯彻节水措施;在统计测试期间了解有关各类生活用水人数的情况;收集历年与近期的节水新举措;勘查供排水系统,核对供排水点的分布及管道走向,对照实际情况修改绘制供排水管网图。

3、用水计量仪表的配置

用水计量是水平衡测试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又是节水工作的基础,水平衡测试的成败与用水计量仪表的配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配齐配全计量水表是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首要和必要的条件,这是企业(单位)进行用水管理和考核的基础工作。用水计量是用水统计的技术基础,只有齐全计量才能完善用水的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汇总和分析。配备用水计量仪表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充分利用有效数据,及时掌控用水动态。针对用水在技术和管理上的缺陷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决策,为企业(单位)改进用水工艺、改变用水方式、加强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再上一个新台阶。

4、测漏

水表装齐之后,用水单位应给水管网进行全面测漏。通过测漏若发现管道有泄漏,应立即查漏,解决暗漏问题,避免对后继测试工作的影响;若是明设管线,管道泄漏情况一目了然,立即采取查漏堵漏工作即可。

5、确定测试方案

⑴测试程序:按照基本用水单元、部门用水单元、全单位用水单元三个层次,自下而上测试。

⑵测试方法

各用水单元的测试方法应根据其计量水表的配备情况及测试条件来确定。有计量水表的用水单元以水表读数为准,这是测试的主要方法;没有配备计量水表的用水单元,应采用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如容积法、容器法、称重法、水泵额定流量法(常用来推算重复利用水量)、超声波流量仪、计算法(主要用于耗水量的推算)等等。

(二)实测阶段

根据已确定的测试方案,在选好测试对象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在适宜的时间段内进行水量测试,并做好测试数据的记录。

(三)汇总阶段

1、将测试获得的用水数据,分类整理,并填写完成《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四)评价阶段

1、由用水主管部门组织水平衡测试现场备案验收。

  • 项目成果

  1. 上海市水平衡测试备案证书。
  2.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内含用水数据、水表计量网络图、水表清单、给排水图纸等相关内容)。